信息摘要:
香港作為世界知名的離岸金融中心,其實行的政策對商業發展極為有利,如快捷的公司注冊流程、簡單的公司維護項目、極低的稅率、自由的外匯收付兌換服務…
香港作為世界知名的離岸金融中心,其實行的政策對商業發展極為有利,如快捷的公司注冊流程、簡單的公司維護項目、極低的稅率、自由的外匯收付兌換服務等,加之香港對大部分進口商品免關稅,以及對香港公司離岸所得利潤豁免征稅等優勢條件,使得香港匯集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客商,并以香港為平臺開展商業活動。隨著內地改革開放的深入,香港相對自由的營商環境,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內地客商在香港注冊公司,開展國際商業活動。雖然香港公司經營和管理相對自由,但香港政府對所轄公司的管理從未放松,其中經常被內地客商忽視的,就是香港公司的審計環節。
不管你的公司規模的大小,或是否實際經營,依照香港公司管理條例只要完成注冊,就必須進行審計。香港公司進行審計的目的,是為了在香港公司周年大會上,向所有股東披露該公司上一年度的經營、資金使用、盈利、資產配置情況,確保每一位股東對公司的經營情況都有所掌握,即便是尚未實際運營的公司也需要進行無運營報告。
由于香港公司審計必須由有資質的第三方獨立審計機構進行(資質是指由香港會計師公會承認的專業會計師,通常稱為香港執牌會計師),準確性和公正性都有較大保障,因此也成為香港公司最好的財務證明材料。在很多應用場合,都可以使用審計報告作為財務證明文件(如稅務申報、銀行資料更新、招投標、募資及借貸等)。
審計≠年審
1、年審是在公司成立第12個月進行;
2、審計是在公司成立第18個月內進行由香港持牌會計師對香港公司的財務帳目的核實與核準,以相關文件報告的形式對香港政府部門進行責任性的說明;
3、兩者時段不一樣,所做工作也不一樣;
4、香港公司年審內容為續期商業登記證、更新周年申報表、法定秘書及其注冊地址等;
5、審計則是對公司財務帳目的核實與核準。
香港公司審計報告類型
一、《Clear report 無保留審計報告》適合企業類型:
①上市公司或銀行借貸融資需求企業
②全資子公司:由大陸公司控股香港公司
③外商投資公司:香港公司控股大陸公司(港澳臺獨資企業)
二、《Qualified report 有所保留意見報告》適合企業類型:
①適用稅務局和香港銀行
②貿易型公司:由大陸自然人控股的香港公司
③投資型公司:香港公司以投資為主
三、《Disclaimer report 無法表示意見審計報告》漏洞風險:
①全部否決審計報告內數據,為質量度較差的報告
②代收代付形式入賬-香港銀行不支持提供此類報告
③長期虧損入賬-香港稅務局有權查企業7年內賬務
香港公司審計報告內容
1、資產負債表
反映了公司實際的資產情況,是否資不抵債,是否能以香港公司名義向外借貸,償付能力等,也是香港公司信用的直接體現。通常,是香港公司向香港銀行申請貸款或其他金融活動時的直接依據。
2、利潤表
是香港公司當財年利潤情況的統計,也是進行評稅和計稅的依據,更是債務償付能力的直接體現。香港稅務局規定,香港公司首個200萬港幣的盈利,按8.25%的優惠稅率,征收香港公司利得稅。200萬港幣以上的盈利部分,按16.5%的稅率繳稅。
3、計稅表
是香港公司報稅環節中自報稅的節點,也就是香港稅務局發給每一家香港公司的報稅表,由香港執業會計師對香港公司的賬目、收據、香港銀行月結單、業務文件等相關資料進行梳理,核對利潤后,按一定的稅率計算出應繳納稅費,并填寫的表格。是否繳納稅費,繳納多少稅費都在這里集中體現。
4、會計師意見
作為該香港公司的核數師(香港稱會計師為核數師,也更能直觀反映執業會計師的執業特點),對這家香港公司發表的意見,在香港公司提供的業務材料和資金流水憑證基礎上進行分析,并給出意見。
5、稅務代表職責
闡述稅務代表的職責范圍,遵守的會計法則和規定等條例性內容。
為什么要做審計
1、做香港公司審計有什么好處呢?
①提高香港公司在政府的信譽;
②有利于企業日后在銀行的貸款等業務;
③提高企業上市幾率、增加企業籌款、利于國內投資等好處;
④方便以后的企業注銷。香港注冊的公司如果注冊時間超過了1年并且有盈利情況,那么在注銷的時候就需要審計報告;
⑤明確展示了公司的財務和經營狀況可以提高香港公司的國際吸引力、塑造品牌形象。
2、如果香港公司不做賬審計會怎么樣?
①香港政府會定期抽查,如企業未做審計,會面臨政府罰款;
②開戶銀行也會定期檢查,如企業未做審計,可能會被視為逃稅,導致關戶或面臨更為嚴重的懲罰;
③ 多次未做審計會成為政府銀行重點監控對象;
④有可能進入香港稅務局的黑名單。